耳朵疼痛常见原因*括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或外伤,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素滴耳液、止痛药物或专业清理。
1. 外耳道炎
游泳或频繁掏耳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道红肿、灼热感。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3次,配合布洛芬缓解疼痛。避免自行掏耳,洗澡时用耳塞防水。
2. 中耳炎
感冒后鼻咽部细菌通过咽鼓管入侵中耳,引发胀痛或听力下降。头孢克洛口服3天,鼻腔喷糠酸莫米松减轻充血。哺乳期婴儿需保持头部抬高喂奶,减少呛奶风险。
3. 耵聍栓塞
耳垢堆积硬化压迫耳道,伴随闷堵感。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3天后由医*用吸引器清除。日常用棉签仅清洁耳廓,避免将耵聍推入深处。
4. 气压损伤或外伤
飞行或潜水时气压骤变导致鼓膜内外压力失衡,可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耳部撞击后出现耳鸣需做声导抗检查,排除鼓膜穿孔。
突发剧烈疼痛伴随发热、眩晕需24小时内就诊,排除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炎。长期戴耳机者每日不超过60分钟,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耳痛缓解后持续监测听力,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