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消化道出血三大症状。该疾病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黏膜损伤、炎症进展期和出血并发症三个阶段。
1、上腹疼痛:
上腹部持续性隐痛或烧灼样疼痛是本病最典型症状,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进食后可能加重。胃黏膜糜烂*神经末梢引发疼痛,严重时可放射至背部。疼痛程度与黏膜损伤范围相关,轻者仅感不适,重者需屈曲*缓解。
2、恶心呕吐:
胃黏膜炎症反应会*呕吐中枢,约6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咖啡样物,提示存在微量出血。反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尤其常见于饮酒或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病的患者。
3、消化道出血:
约30%患者会出现呕血或黑便等出血表现,出血量较少时仅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胃黏膜血管破裂是主要原因,严重出血可能导致休克。出血症状往往提示病情进入严重阶段,需立即就医处理。
4、食欲减退:
多数患者伴有明显食欲下降和早饱感,这与胃黏膜炎症导致的胃动力障碍有关。胃酸分泌异常和消化功能减弱会加重症状,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引发营养不良,需要调整饮食结构。
5、反酸嗳气:
胃酸分泌异常和胃排空延迟会导致反酸、嗳气等不适,尤其在平卧时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普通胃炎而延误治疗,当伴随体重下降或贫血时需警惕黏膜深层损伤。
急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及过热饮食。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少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素C的水果如苹果、香蕉,但需去皮去籽。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至关重要。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呕血黑便时,需立即至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胃镜检查明确黏膜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