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上门”的*
家住郑州市上街区的19岁中专学*小南(化名),家庭因故没有收入,全家靠着之前的一点积蓄才勉强维持*活。平时自己每个月800元的*活费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除了在假期打个零工,小南也会关注各类网络*。
2024年5月1日,一个正在抖音上招聘网络*的直播间,吸引了小南的目光。在他进入粉丝群、留下个人信息的第二天,就有人用微信和他联系,发来一个用于*的链接。小南进入后,一个自称是客服的人先给他转了5元钱的红*“见面礼”,并说如果想从事他们提供的*工作,必须还要再下载一个名叫Parken的应用程序,注册成功后还有“奖励”。
一步步的“诱导”
当小南下载注册完这个应用程序,里面同样也有一个客服,对方先是转给小南10元钱作为之前的奖励承诺,然后告诉他*的具体内容。小南发现,这些网络*其实就是关注点赞一些网上店铺这样的简单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对方就会给他转3元钱作为报酬。
正当小南轻松完成了5单任务后,却发现无法再做下去了。对方表示,他现在的等级还属于实习工,如果还想继续做任务,就要提升到正式工。具体方式就是冲榜。
对方所说的冲榜,就是往这个做*任务的软件里充一定的钱数,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级别。并且对方还许诺,小南充进去的钱仅仅用于冲榜,后续还会以奖励的方式全部退还给他。
感觉这种*来钱挺快,小南没有多想便按照客服提示的金额,先充了100元。很快,对方就退给他130元,还说多出来的这30元就是这次冲榜的返利。同时对方又提出来,按照他们的“规定”,需要两次冲榜才能升级到正式工。而第二次的冲榜费用,也变成了1000元。此时,单纯的小南选择了轻信,把钱打给了对方。但令他不解的是,自己并未如愿成为“正式工”。
落入“冲榜”陷阱
一番询问下来,对方解释称,小南第二次充钱的时候出现了操作失误,需要修复数据,还得往里边再充3500元。而刚刚转的这1000元,已经是小南身上全部的钱。为了充进去的钱不打水漂,他又硬着头皮找朋友借了3500元钱,再次给对方转了过去。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接下来小南又被告知,他这种情况已经变成了一个“修复单”,只有再充13500元的出款单,才能完成之前的“修复单”,这时候系统才会结算,之前的钱才能全部提出来。
恍然大悟
小南一下子懵了。在咨询过朋友之后,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5月3日上午,郑州市公安局上街分局接到了小南的报警。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民警发现,此次诈骗,受害人与嫌疑人之间全部使用的是扫码转账,相较于以往银行卡、POS机转账等支付方式,二维码具有更加隐蔽的特点,因为市面上使用二维码的支付平台众多,这也给警方查证带来一定难度。
目前,涉案的部分犯罪嫌疑人已被缉拿归案,小南的钱也被追回了大部分,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种诈骗套路并不新鲜,但它抓住了一些人的心理。特别是学*或宝妈这类群体,他们急于为家庭分担压力,对于每月即便数百元的额外收入,也比较看重。诈骗分子利用这一点,在网络平台进行引流,一步步设下圈套。
【反诈小贴士】
民警提示,不要轻信社交平台的一些引流信息,警惕小额刷单返利套路的真实目的;不明来源的App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切勿付款;一旦怀疑被骗,不要侥幸、及时止损,并留好证据、立刻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