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符合特定条件时可选择保守治疗,主要*括阑尾未穿孔、局部炎症局限、无弥漫性腹膜炎体征、患者全身状况稳定及合并手术禁忌证等情况。
1、未穿孔:
阑尾壁完整未发*穿孔是保守治疗的首要条件。影像学检查显示阑尾直径小于6毫米、周围无游离气体,且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通常低于15×10⁹/L)时,提示炎症尚未导致组织坏死穿孔。此时可通过静脉输注抗*素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控制感染,同时密切监测体温和腹痛变化。
2、炎症局限:
阑尾周围形成局限性*裹是保守治疗的关键指征。超声或CT显示阑尾周围出现炎性*块或少量积液,但未扩散至盆腔或其他腹腔间隙。这类患者往往表现为右下腹固定压痛伴反跳痛,但肌紧张范围不超过麦氏点周围5厘米。需卧床休息并禁食,配合广谱抗*素治疗。
3、无腹膜炎:
缺乏弥漫性腹膜炎体征是保守治疗的必备条件。患者无全腹压痛、板状腹或肠鸣音消失等表现,血压和心率保持稳定。体检时腹部压痛局限在右下腹,咳嗽或移动*时疼痛无显著加重。此类情况下可暂缓手术,但需每4小时评估一次腹部体征。
4、全身稳定: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是保守治疗的基础。体温低于38.5℃、无持续呕吐或脱水表现,且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老年患者需额外评估心肺功能,若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如近期心肌梗死,可优先考虑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需每日检测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
5、手术禁忌:
存在绝对手术禁忌证时需强制保守治疗。*括凝血功能异常(INR>1.5)、妊娠晚期、严重免疫缺陷或近期腹腔放疗史等特殊情况。这类患者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抗*素阶梯治疗,首选用药需覆盖肠道厌氧菌和需氧菌,疗程通常持续7-10天。
保守治疗期间应保持半卧位减轻腹压,初期禁食并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待肠鸣音恢复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优先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疼痛缓解后可进行床边活动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免突然*变化。出院后3个月内需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观察阑尾周围是否形成慢性炎性*块。建议恢复期每日补充300克富含维*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并保持每日6000步以上的适度运动量以预防肠粘连。若出现反复右下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需及时返院评估是否需择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