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肾病可通过血尿酸检测、尿常规检查、肾脏超声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四种方式确诊。
1、血尿酸检测:
血尿酸水平检测是诊断痛风性肾病的基础项目。通过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尿酸浓度,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可判断为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状态会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间质,需结合肾功能指标综合评估。
2、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伤标志。痛风性肾病早期可见微量白蛋白尿,进展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尿沉渣镜检可能发现尿酸结晶。尿pH值持续低于5.5提示尿酸排泄障碍。
3、肾脏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肾脏形态改变。典型表现为肾髓质区强回声光点,提示尿酸盐结晶沉积;晚期可见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慢性肾病征象。该检查无创且可重复操作。
4、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通过计算血清肌酐值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能准确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痛风性肾病早期eGFR可能正常或轻度下降,当eGFR持续低于60ml/min/1.73m²时提示肾功能明显受损。
确诊痛风性肾病后需严格控制高嘌呤饮食,避免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疼痛。定期监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尿酸水平建议长期控制在300μmol/L以下。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避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