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细胞癌可通过皮肤活检、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血液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式确诊。鳞状细胞癌可能与长期紫外线暴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化学物质接触、慢性炎症刺激、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溃疡、结节、红斑、鳞屑、出血等症状。1、皮肤活检
皮肤活检是诊断鳞状细胞癌的金标准,通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局部麻醉后使用环钻或手术刀获取样本,适用于皮肤表面可见的病变。活检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病理报告可确定癌细胞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影像学检查
CT或MRI用于评估肿瘤范围和转移情况,胸部CT筛查肺转移,腹部超声检查肝转移。增强扫描可显示肿瘤血供和周围组织侵犯程度。对于头颈部鳞癌,MRI能清晰显示软组织浸润范围。骨扫描用于排查骨转移,PET-CT可发现全身代谢活跃病灶。
3、内镜检查
食管、支气管等深部鳞癌需通过胃镜或支气管镜直接观察病变。内镜下可进行染色、放大和窄带成像提高检出率,同时获取活检标本。超声内镜能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检查前需禁食禁水,术后观察有无穿孔或出血并发症。
4、血液检查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检测辅助诊断和监测疗效,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血常规评估贫血和感染情况,肝肾功能检查为治疗做准备。肿瘤标志物如SCC-Ag升高提示疾病进展,治疗后下降表明有效。EB病毒抗体检测与鼻咽癌相关。
5、病理学检查
病理分级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分为高、中分化和低分化,影响预后判断。免疫组化检测CK5/6、p63等标志物协助诊断。分子检测寻找PD-L1表达和基因突变指导靶向治疗。切缘评估确保手术完全切除,淋巴结病理检查确定分期。
发现皮肤异常增生或久治不愈溃疡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搔抓或自行处理病变。日常需做好防晒,减少化学致癌物接触,戒烟限酒。治疗后定期随访复查,监测复发和转移。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口腔鳞癌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