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腹泻可通过保持水分摄入、调整饮食、注意卫生、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护理。轮状病毒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水样便、发热、呕吐等症状。1、保持水分摄入
轮状病毒腹泻容易导致脱水,需要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胃肠负担。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2、调整饮食
发病期间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苹果泥等。避免高糖、高脂肪及乳制品,以免加重腹泻症状。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
3、注意卫生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护理人员接触患儿前后需用肥皂彻底洗手。患儿衣物、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排泄物需妥善处理。居家环境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防止病毒传播。4、观察症状
每日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尿量,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抽搐等严重症状,提示可能出现肠套叠、脑炎等并发症,需紧急医疗干预。
5、及时就医
婴幼儿持续呕吐无法进食、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或超过8小时无尿时,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轮状病毒腹泻护理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恢复期可逐步增加南瓜粥、蒸苹果等富含果胶的食物,帮助修复肠黏膜。注意腹部保暖,暂停添加新辅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家长在适龄期按时为孩子接种。日常需加强营养补充,适当晒太阳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