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生殖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高危性行为、定期体检、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私人物品、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接种相关疫苗等。生殖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常见表现为尿频、尿痛、分泌物异常等症状,建议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1、注意个人卫生
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女性应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内裤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每日更换并单独清洗晾晒。经期需勤换卫生巾,避免长时间使用护垫。男性包皮过长者需翻起清洗,防止污垢堆积。
2、避免高危性行为
减少性伴侣数量可降低病原体暴露风险。避免无保护性接触,性交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肛交需使用专用安全套,防止肠道菌群感染泌尿系统。性活跃人群建议每3-6个月进行梅毒、HIV等筛查。
3、定期体检
每年进行尿常规和生殖系统检查,高危人群可增加频次。女性需定期妇科检查,包括白带常规和HPV检测。男性体检应包含前列腺指检和精液分析。发现异常指标如尿白细胞升高时需进一步做病原体培养。
4、正确使用安全套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乳胶安全套,注意检查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佩戴时捏住储精囊排出空气,全程使用不可中途摘除。使用水溶性润滑剂,避免油性物质破坏材质。事后及时取下并打结丢弃,避免接触分泌物。
5、避免共用私人物品
毛巾、浴巾、剃须刀等应专人专用,公共浴池尽量选择淋浴。坐便器使用前可用酒精棉片消毒,健身房器械接触后及时洗手。游泳后立即更换干燥泳衣,避免潮湿环境滋生霉菌。
6、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控制压力水平,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调节。戒烟限酒,避免尼古丁和酒精抑制免疫功能。
7、及时治疗泌尿疾病
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时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配合温水坐浴和物理治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尿糖升高滋生细菌。
8、接种相关疫苗
适龄女性可接种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共需接种3剂。乙肝疫苗需按0-1-6月程序完成接种,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测抗体。流感疫苗建议每年接种,减少继发细菌感染概率。
预防生殖感染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日常可多饮水冲刷尿道,避免长时间憋尿。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避免久坐和局部高温潮湿。出现异常分泌物、溃疡或持续疼痛时,应立即至皮肤性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切勿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治愈前避免性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