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逐渐丧失功能。那么,得了艾滋病有什么症状呢?
得了艾滋病有什么症状
一、急性期(早期感染)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症状。这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可能肿大,触摸时可能有疼痛或压痛。
咽喉痛:艾滋病病毒可以感染口腔和咽喉黏膜,导致炎症和疼痛。
盗汗:夜间或不适当的情况下出现剧烈盗汗,导致衣物和床单湿透。
皮疹:皮肤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形态各异的皮疹,可能伴有瘙痒、灼热感或疼痛。
其他: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和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二、无症状期
无症状期是由急性期进入的一个阶段,此时免疫系统和病毒达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体内HIV仍在持续复制。这一阶段可能持续6~8年甚至更长时间。
三、艾滋病期
艾滋病期是HIV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时免疫系统已严重受损,患者容易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体症状包括:
持续性发热:体温持续升高,可能超过37.8摄氏度。
体重下降:由于食欲减退、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能力下降,导致体重明显减轻。
频繁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受损,病原体更容易侵入机体。
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抽搐、瘫痪等症状。
肿瘤:如卡波西肉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
艾滋病怎么治疗
一、抗HIV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这是目前艾滋病治疗的核心,通过联合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抑制HIV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从而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如拉米夫定、齐多夫定)、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如依非韦伦)、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
外用药物:对于艾滋病引起的皮肤病变,如疱疹状疙瘩,可以遵医嘱使用涂抹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斑蝥素乳膏、鬼臼毒素软膏等,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细胞的活力,减少病毒复制,并起到止痒、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免疫调节药物:
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例如,α-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早期治疗HIV感染。此外,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也可以改善机体的防御功能。
二、机会性感染的防治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治疗的重要部分。根据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和临床表现,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