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财管即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该科目备考至少需要在300小时以上,这个科目需要记忆的公式多,而且有大量的计算题,考生需要灵活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试题计算解答,并且要保证正确率。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学习时间规划建议
1.基础阶段200小时
基础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所以学习时间比较长,至少要学习200小时以上,针对这个学习时间,考生要做好学习计划表,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以及学习内容。
2.强化阶段60小时
强化阶段的时间相对基础阶段少一些,但是不代表不重要,这个阶段考生要突破章节重难点,对主观题进行主要练习,通过做练习题,从吸收知识到运用知识都要达到熟练的程度,通过刷题,把没弄懂的重难点弄懂弄透。
3.冲刺阶段50小时
冲刺阶段是整个科目复习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考生要重新回到教材上,并开展考前模拟训练,考生通过历年真题、模拟题等等,把考点再次巩固。同时还需要熟悉机考系统练,熟悉机考模式,以免在考场因为操作问题而失分。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的考试题型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的考试题型共分四大类,具体包括单选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多选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计算分析题4小题共36分;综合题1题14分。
考生需要注意其中计算分析题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计算分析题最高得分为41分
考试实行计算机无纸化闭卷考试,即机考。
注会考试还有哪些考试科目?
专业阶段除了《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还有五个,分别是《会计》、《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以及《税法》,综合阶段包括只有一个科目,具体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考注会是有时间限制的。专业阶段一共有六个科目,成绩有效期是五年,考生需要五年内通过所有科目,注会学习的知识是比较难的,涉及了会计的所有行业,无论有无基础的考生都是有难度的,所以考生要合理安排学习,争取在五年内通过考试。
注会考试的科目
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一共有六个科目,具体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以及《税法》,综合阶段包括只有一个科目,具体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注会各科目的特点
《会计》:该科目所学知识,涉及到了财会各个领域,学习起来很吃力,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而且该科目和其他科目均有联系。
《审计》:教材语言专业性较强,如果考生只是利用教材学习,会感到比较吃力,需要考生结合实际工作去理解学习。
《财管》:与《会计》、《审计》并称为注会考试的"三座大山"。公式比较多,要学会合理运用。
《经济法》:独立性较强,和其他科目基本没有联系,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
《税法》:知识点多且碎,如果通过了税务师考试的话,这门课程是比较好学的。
《战略》:综合性较强,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需要考生理解后再记忆。
注会考试的时间
注会考试一般是在每年的8月份举行,考试共分三天,《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以及《税法》四个科目考试人数比较多,所以根据考试人数,部分考区实施两场考试,每位考生只允许参加同一科目的一场考试,广大考生要按照准考证上载明的场次和时间参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