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眼睑睑板腺的恶性肿瘤,属于眼睑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可能与长期紫外线暴露、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1、发病原因
睑板腺癌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通常与长期紫外线辐射、慢性睑缘炎反复刺激有关。部分患者存在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倾向。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免疫抑制状态也可能增加发病概率。临床表现为眼睑无痛性硬结,易被误诊为霰粒肿。
2、典型症状
早期多表现为眼睑皮下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且边界不清。随着肿瘤生长可出现睑缘溃疡、睫毛脱落。进展期肿瘤可破坏眼睑结构导致睑外翻,侵犯结膜时产生异物感。晚期可能转移至耳前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出现视力下降、眼球运动受限等并发症。
3、诊断方法
需结合裂隙灯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及MRI等影像学评估肿瘤范围。确诊需通过组织病理活检,常见类型为腺样囊性癌和鳞状细胞癌。鉴别诊断需排除基底细胞癌、睑板腺囊肿等疾病。PET-CT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4、治疗措施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大小采用局部切除或眼睑重建术。莫氏显微手术可提高切除精准度。对无法手术者可采用放射治疗,常用电子线或质子束照射。晚期患者需联合化疗,常用方案包含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药物。靶向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可用于特定基因突变患者。
5、预后管理
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但易局部复发需定期随访。术后每3个月需进行眼部检查,每年行全身评估。日常应避免强光刺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出现眼睑肿胀、新发肿块等异常应及时就诊。营养支持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软胶囊、蛋白粉等帮助组织修复。
睑板腺癌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保持眼睑清洁避免感染。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类、西蓝花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外出时应做好眼部防晒,避免揉搓或挤压手术部位。若出现视力变化、眼睑出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