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可通过药物治疗、营养支持、隔离防护、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措施治疗。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低热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干预。1、药物治疗
肺结核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常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联合用药。标准治疗方案通常需要6-9个月,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治疗期间须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结核。若出现视物模糊、关节痛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2、营养支持
肺结核属于消耗性疾病,患者需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搭配富含维生素A的西蓝花、胡萝卜等深色蔬菜。可适当增加核桃、杏仁等坚果补充不饱和脂肪酸。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以减少肺部刺激。消瘦患者可少量多餐,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补充能量。
3、隔离防护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单独居住,佩戴口罩并定期开窗通风。痰液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餐具毛巾专人专用。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患者咳嗽时用肘部遮挡,痰液吐入加盖容器集中消毒。隔离期一般持续至痰菌转阴后2个月,具体需根据痰检结果决定。
4、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或合并大咯血、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时,可能需行肺叶切除术或胸廓成形术。术前需评估肺功能储备,术后需继续抗结核治疗1年以上。手术适应证需严格把握,通常作为药物治疗失败后的备选方案。
5、中医调理
在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可配合百合固金汤、月华丸等中药方剂辅助改善症状。针灸选取肺俞、膏肓等穴位有助于缓解盗汗乏力。中医食疗可用川贝炖梨润肺,黄芪粥补气。需注意中药不能替代抗结核药物,服用前应咨询中医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肺结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八段锦、散步等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居住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胸部X线,完成全程治疗才能有效杀灭结核菌。密切接触者若出现持续咳嗽超过2周应及时就诊筛查。康复后可逐步恢复工作,但需避免过度劳累诱发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