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牙周炎需通过口腔卫生维护、定期检查及生活习惯调整等多维度干预。主要有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洁牙、控制全身疾病、戒烟等措施。1、正确刷牙
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两分钟。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导致牙龈损伤。刷牙时覆盖牙龈与牙齿交界处,清除牙菌斑。电动牙刷可通过高频震动提升清洁效率,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加压。
2、使用牙线
每日至少使用牙线清洁一次牙缝,重点清理后牙邻接面。牙线能清除牙刷无法触及的牙菌斑,预防邻面龋和牙龈炎症。水牙线可辅助冲洗牙龈沟,但对顽固菌斑清除效果有限。初次使用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持续一周后多可缓解。
3、定期洁牙
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治,清除牙结石和色素沉积。超声洁治能有效去除龈上结石,深部牙周袋需配合龈下刮治。洁牙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避免24小时内进食过冷过热食物。糖尿病患者建议缩短复查间隔至3-6个月。
4、控制全身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会加重牙周组织破坏。维持血糖血压稳定可降低牙龈出血和牙槽骨吸收风险。妊娠期激素变化易引发妊娠性龈炎,需加强产前口腔检查。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应增加口腔护理频次。
5、戒烟
烟草中尼古丁收缩血管,掩盖牙龈出血症状,延缓组织修复。吸烟者牙周袋深度常为非吸烟者的2-3倍,种植牙失败率显著升高。戒烟后6个月可见牙龈血液循环改善,结合专业治疗可逐步恢复牙周健康。
日常饮食注意限制精制糖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避免用牙开瓶盖等硬物啃咬行为,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出现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诊,早期干预可阻止牙龈炎发展为牙周炎。儿童应从萌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建立口腔清洁习惯,家长需协助完成直至学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