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又名卡介菌素,是疫苗行业中的一种“活化石”,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疫苗之一。近年来随着疫苗话题的火热,卡介苗也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将从卡介苗的历史、成分、生产、应用等方面,为您全面解析这种疫苗。
1.历史
卡介苗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法国医学家卡鲁·安东尼首先发现卡介菌具有抵抗结核病的作用,并将卡介菌制成菌素注射剂,进行临床试验。后来意大利医学家卡尔那则将这种制剂进一步改进,制成卡介苗,成为首个能对接种人体免疫的疫苗。
2.成分
卡介苗的主要成分是卡介菌,属于一种非致病性菌株,既能激活机体免疫反应,又能防止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此外,卡介苗还含有生理盐水、表面活性剂及其他辅助成分,用于稀释、保护和稳定卡介菌等。
3.生产
卡介苗的生产主要分为传统法和现代法两种。传统法采用人工养殖菌株,经两年多时间繁殖到足够数量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制备工序,如发酵、分离、提纯、培养、灭菌等,得到卡介苗。现代法则采用工程菌发酵技术,仅需数周即可生产出来。虽然现代法生产的卡介苗质量更为稳定,但仍有一定数量的人会产生不良反应,另外,现代法生产的卡介苗价格也更高。
4.应用
由于卡介苗具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因此主要应用于结核病高发地区的儿童免疫预防。卡介苗的接种时间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至8岁之间进行,且只需接种一次,即可达到50-80%的保护效果。另外,卡介苗还可以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和百日咳等疾病的协同免疫等。
5.不良反应
尽管卡介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但仍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反应、淋巴结炎、体温升高等,虽然不严重,但也需引起重视。此外,有报道称卡介苗可能会影响结核病诊断,使其阳性率增高,但这一观点仍有争议。
结语:
卡介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疫苗,在结核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疫苗研究的不断发展,相信卡介苗的应用范围和效果还将不断得到拓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