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0-3岁)出现每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量减少、粪质稀薄、颜色变化、臭味增强的现象。小儿腹泻是常见病之一,严重时会诱发脱水、电解质失衡和营养不良,甚至危及生命。下面是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
一、病因分类
1.细菌感染性腹泻:如沙门氏菌、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
2.病毒性腹泻: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口腔炎病毒等
3.寄生虫性腹泻:如贾第鞭毛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钩虫、绦虫等
4.药物性腹泻:如抗生素、奶糖素等药物使用
5.食物性腹泻:如不洁食物、过多食用生冷食物、过敏食物等
二、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1)控制进食量。宝宝应多次少量进食,并以易消化、清淡、无刺激性、水分多的食品为主,如米粥、面粥、清汤、蒸蛋等。
(2)添加盐分。腹泻后宝宝会大量失水和电解质,适当添加适量的食盐可促进电解质吸收和水分平衡。
(3)忌辛辣、油腻、难消化、寒凉等刺激性食品,如生冷食物、油炸食品、生葱、生姜、辣椒等。
(4)适度补充水分。宝宝每日进食的总水量应达到1200-1500ml,可适量补充淡盐水、糖盐水、橙汁、椰子汁等。
2.保持清洁
(1)每次更换尿布前先用清水或温开水洗净宝宝的肛门和外阴部,切勿反复擦拭。
(2)勤换湿尿布,保持局部皮肤清爽干燥,使肠道感染不至向输尿管、肾脏扩散。
3.药物应用
(1)口服蒙脱石散、清肠剂等能吸附和清除肠道内致泻因素,减轻腹泻症状。
(2)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药,减少胃酸分泌,改善胃肠道症状。
以上是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家长们需及时发现宝宝腹泻的症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预防和治疗。如果情况较严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