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后,身体还会有一段恢复的过程,其中产后恶露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恶露是子宫壁脱落的组织和血液,是子宫愈合的标志,一般会持续4-6周,但如果出现不干净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原因:
一、孕产妇个体差异
有些孕妇如果体质弱,生育过程中又发生了产后出血较多的情况,子宫恢复需要更多的时间。也有些经过头胎较为僵难产妇,由于子宫、盆腔被扯拉过多,内膜受损较大,会延长产后恶露期。
二、子宫未完全排空
如果产后1-2周后,恶露逐渐变少,甚至停止,但很快又重新开始大量出现,这时应该考虑子宫未完全排空的可能。这可能是胎盘残留、子宫肌肉松弛等原因导致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感染症状。
三、产伤引起的异常恶露
有些妇女分娩时若出现较大的撕裂,或产后因活动量过大造成产褥感染,均可能导致异常恶露的出现。如果恶露呈现褐色或异常恶臭,应及时就医。
处理方法:
1、夫妻生活应至少等到出现焦燥性恶露一周后再进行,以免产生感染病
2、产妇应定期去医院复查各项指标,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3、生活中应保持清洁、休息充足,不要乱用药物或卫生用品
4、注意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
5、生活中还需要做好心理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适当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恢复。
总之,产后期需要重视自己的健康,对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保证子宫恶露正常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