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心脏早搏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所以患者在检查出心脏早搏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那么下面为大家揭晓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一文为你解答。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1、心脏病
诱发心脏早搏的原因很复杂,如果部分患者患有冠心病、心肌炎、甲亢性心脏病,会对心脏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治疗不好,甚至会引起心力衰竭、低钾血症甚至早搏。因此,如果他们有心脏病,他们必须尽早接受治疗。
2、用药不当
如果有慢性病,而且不注意合理用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患者会出现心跳加速、心律不齐等症状,从而引起早搏。经常服用含有*的药物会对患者的心血管健康产*很大影响,引起心脑供血障碍或早搏。
3、过于紧张
过于紧张或大喜大悲都可能造成早搏的危害,所以平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活规律,平时不要过于紧张、焦虑、激动,防止出现心跳异常等症状。此外,长期喝浓茶、饮酒、吸烟、经常熬夜也可能诱发早搏。
心脏早搏有什么危害?
1、心脏功能障碍
病理性早搏会导致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的变化,如心动过速或减速、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减弱、心输出量减少等。此外,还可能引起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然后导致心力衰竭。
2、继发其他脏器损伤
心脏排血量减少可导致外周器官供血不足,出现血瘀,进而导致器官缺血或充血,如肾脏等远隔器官,可导致器官衰竭,而肺等组织可发*充血等改变。
3、头晕
一般长期室性早搏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可能导致射血和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心慌、气短、乏力,甚至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