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指婴幼儿排便次数异常增多或便便稀薄,能量、水分、电解质等失衡而导致的症状。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多发病种包括病毒性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等。腹泻次数多的婴儿和幼儿由于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易出现脱水症状甚至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等。
一、腹泻的分类
1、厌食腹泻型
食欲不振,吃少喝少,腹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2、中等量腹泻型
病程较长,便便次数较多。
3、临床抢救型
由于腹泻过于严重导致电解质、水分等严重失衡,容易出现休克、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肠道黏膜保护剂
(1)膳食纤维对腹泻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重视饮食营养,使婴儿腹泻早日恢复。
2、益生菌的使用
(1)预防腹泻治疗腹泻的常用方法之一。
(2)益生菌能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增强人体免疫力。
3、抗菌药物
(1)明确病原体,才能有效选择药物。
(2)注意用药时间与剂量。
4、止泻药
(1)止泻药不宜太早使用,不应长期使用。(2)注意剂量与用药时间。
小儿腹泻一般不宜过度使用药物,适当的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过度使用会增大药物不良反应和减弱药物的疗效。同时父母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饮食,忌食带纤维过多的食物。
2、预防疾病,定期注射疫苗。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家庭清洁做好消毒工作,保持个人卫生。
5、预防感染携带者。
总之,药物治疗不能单一地针对腹泻症状进行治疗,必须针对病因进行综合疗法,配合营养、腹泻、黑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密观察婴儿的病情,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