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胆红素代谢不成熟所致。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更加常见,但实际上它是一种相对良性的情况。本文将介绍母乳黄疸大便特征。
一、母乳黄疸的原因
母乳黄疸是由于乳汁中存在的类雌激素和黄酮类化合物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结合而造成的。黄疸的严重程度会随着母乳喂养的天数增加而逐渐减轻,最终会自行消失。
二、母乳黄疸的症状
母乳黄疸的症状包括:皮肤、眼球和鼻部黄染、食欲不振、精神不振、嗜睡以及尿液和粪便颜色变浅等。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特征比牛奶喂养的新生儿要明显。
三、母乳黄疸大便特征
1.常规大便颜色与质地: 饱和黄色,稀软糊状,常有豆腐渣状物质。
2.排便次数: 一般出生后前两天排便次数较少,以后每天新生儿便便的次数会随着生长逐渐增加,到第三周可达到每天10次左右。
3.味道: 新生儿大便味道微弱,没有太大气味,因为婴儿肠道内胀气较少。
4.粘稠度: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粘稠,有时候还带泡沫。
5.颜色: 初产妇分泌的初乳中含有丰富的黄绿色胆汁酸,因此初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大便颜色偏绿色,且又稠又带泡沫,后期渐渐逐渐变成饱和黄色。
总之,母乳黄疸会引起新生儿大便颜色、质地和次数的改变,经过一定的时间和适当的照顾,黄疸会逐渐消退、大便特征将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如果发现新生儿的皮肤、眼球和鼻部黄染加重或其他症状增加,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