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准妈妈都听说过“喝奶粉的孩子很少拉稀”,但一旦宝宝拉稀,父母们就很着急。其实,婴儿拉稀有很多种原因,可能与食物、体质、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本文就来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情况和应对方法。
一、不适应食物
当宝宝转换食物时,比如由母乳改喝配方奶,或是由配方奶改喝新品牌的配方奶,这时就可能会出现拉稀的情况。母乳中的成分与配方奶中的成分是不同的。如果婴儿身体不适应新的成分,就有可能出现拉稀的情况。或者,换季之际宝宝开始吃不同的食品,也可能因不适应而拉稀。
应对方法:做好婴儿食品适应期。当宝宝转换食物时,应该从慢慢的渐进过渡,逐步加入新的成分,以免太过突然导致肠胃不适。父母们应该了解各种婴儿食品营养成分、成分含量,并选择适合宝宝的食品。
二、过敏
过敏对于婴儿和幼儿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拉稀可能是过敏的其中一个症状,其他症状还包括湿疹、皮疹、呼吸急促等。
应对方法:要尽早识别过敏原。过敏原可能是食物、环境或其他原因,父母有必要与医生一起做出调查和检查的判断,进而帮助宝宝减少与过敏原相关的接触,使其逐渐适应。
三、感染
婴儿感染一般会先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烧等症状,接着就可能导致拉稀。
应对方法:去医院诊所寻求医疗帮助。寻求专业医生意见,发现问题,定下特殊治疗方案,这是引起情况好转的关键。
四、便秘
当宝宝便秘有毒素积聚在体内,他就会出现拉稀的症状。拉稀并不是消化系统非常正常的功能,没有什么好处。
应对方法: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便秘。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多多运动活动,可能帮助减少宝宝出现便秘。
五、消化系统不正常
偶尔的拉稀可能没有过多的担忧,但如果宝宝长时间拉稀,父母就应该小心了。长时间腹泻可能是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合宝宝的问题引起的。
应对方法:如果发现宝宝连续2天拉稀,最好是去就诊。当出现排泄困难,有体重减轻,有发热及消化不良的话,一定要去医院寻求帮助。
小结
对于拉稀,父母们要关注它的原因,以此来发现解决办法,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恢复健康,降低患病风险,让孩子有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