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孩子晚上一直不睡觉,总是闹闹哭哭,这时你怎么办?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了解几个小婴儿睡眠的规律和技巧,就不难让孩子安然入睡,夜夜安睡。
规律一:产后紊乱期
新生儿对于昼夜的认识不是很清晰,所以开始月子期间,宝宝一般都比较偏爱在晚上活动,到了白天,安静的睡眠时长又比较长。这是因为胎儿一直在妈妈肚子里,时刻被保护在温暖的环境中,妈妈也在白天活动多,胎儿随着母体的运动休息与睡眠,晚上就不会太能入睡,等宝宝出生后,也需要一段适应过程,才能和爸爸妈妈的觉睡眠规律一致。
技巧:有条件的,白天多把宝宝晒晒太阳,进行适量运动,提高白天的活跃度,减轻晚上睡眠的混乱程度。
规律二:作息规律要固定
从宝宝三周龄开始,可以借助音乐、摇篮等辅助工具,帮助宝宝逐渐建立自己的作息模式。
技巧:养成给宝宝做同样的事情,如洗澡、穿衣、唱歌等一系列固定程序,可以提醒宝宝进入睡眠状态。另外,在宝宝熟睡半个小时后,可以轻轻把他们抱起,使他们的睡眠状态发生改变,进入一个新的睡眠周期,这样有利于宝宝良好的睡眠。
规律三:适度增加夜奶量
作为初为父母的你,适度的夜奶对宝宝显得尤为重要。过多过少都是宝宝作息混乱的元凶,需要合适的营养支持,才能更好地处于安全、安心的睡眠状态。
技巧:夜奶要均衡,或夜奶的比例适度增加,可以减轻宝宝在夜间不安的情况。
规律四:创建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
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对于促进宝宝的睡眠和防止突发事件都是很有必要的。建议妈妈们在给孩子睡觉时,要确保睡床稳定、安全、卫生,褥子平整,不要有碎屑、毛发、制造异味和杂质等。
技巧:给宝宝准备一个温暖、柔软的睡袋或睡袍,穿给宝宝会让他们更安心地入睡,并减少在寒冷气温下醒来时的不适感。
规律五:避免过度疲劳和刺激
通常老人会建议,应该让孩子白天多跑动,晚上好睡觉,但如果过度疲劳,即使在晚上也会烦躁不安,不能安然入睡。婴儿的感受能力很强,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对婴儿过度的保护,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减少他们的刺激和不必要的多动。
技巧:适当减少过度的刺激和多动,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安全的睡眠环境,这样宝宝心情才会放松,更容易睡着。
以上是一些建议,希望对妈妈们自行对婴儿晚上不睡觉有所帮助。但每个宝宝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与成长环境、操作习惯、孕妈妈的身体情况有关。在这里我们衷心而真诚地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幸福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