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稀,是许多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拉稀有时并不可怕,但家长必需有判断拉稀的能力,以及应对方法。本文将介绍宝宝拉稀的相关知识、判断宝宝是否拉稀的方法以及应对拉稀的方法。
一、 宝宝拉稀的原因和症状
1.拉稀的原因:
- 饮食不当
- 进食过多
- 食品不洁净
- 感染致病菌
- 生冷食物、寒性食物
- 过敏
- 未成熟的消化系统
2.拉稀的症状:
- 粪便变稀或呈水样
- 大便次数增多
- 出现腹泻
- 腹痛、腹胀
- 有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的症状
二、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拉稀?
1.观察宝宝大便的特点,判断引起拉稀的原因
- 粪便颜色变化:变为绿色、暗红色或黑色表示肠道内有出血;粪便呈白色可能表明宝宝肝功能有问题
- 粪便的臭味变化:变得比较刺鼻可能显示宝宝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 粪便的状态变化:如果出现颗粒状或干燥的粪块,说明宝宝感到腹痛或是肠黏膜有炎症
2.观察宝宝的其他症状
- 宝宝口干舌燥,尿量减少、尿黄,可能是脱水了
- 宝宝出现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等现象,建议到医院就诊,以确定病情。
三、 应对宝宝拉稀的方法
1. 及时补充流体
拉稀后宝宝会失水,建议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葡萄糖盐水或草莓汁等。
2. 保持小孩舒适
保持宝宝舒适干燥,尽可能让他们充足休息,不要吵闹,也不要担心太多。
3. 改变饮食习惯
避免宝宝进食难消化食物,如豆类、肥肉、蛋黄等食物是不妥的,饮食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刺激肠胃,如醋、辣椒等。
4. 给宝宝服用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里可以给宝宝喝药饮,如复方生肠丸,感冒灵颗粒等。
总结:
判断宝宝的拉稀情况情况并不是难事,关键在于判断引起拉稀的原因,从而针对症治疗、预防。如有必要,可以到医院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