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检查是孕妇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发现孕期并发症,也能有效地保障母婴健康。孕期检查的具体流程和时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一次孕检:怀孕6-12周
第一次孕检是孕期检查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在怀孕6-12周之间进行。此时医生会对孕妇进行详细的问诊,包括孕前健康状况、家族遗传史等。此外,医生还会进行孕妇身体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等指标,检查肝脏、肾脏、心脏和乳房等器官情况。
2. 习惯性流产高危人群:怀孕4-6周
如果孕妇属于习惯性流产高危人群,则需在怀孕4-6周进行第一次检查,以及流产指标检查。
3. 精神状况检查:怀孕6周后
精神状况检查一般在怀孕6周后进行,重点关注孕妇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压力情况,为孕期保健提供针对性建议。
4. 高危妊娠检查:怀孕12-14周
怀孕12-14周需要进行高危妊娠筛查,包括羊水穿刺、绒毛取样,必要时进行取芒果实腔穿刺。
5. 产前筛查:怀孕16-18周
孕妇在怀孕16-18周要接受产前筛查,包括四维彩超检查、艾滋病、梅毒筛查,必要时进行患基因疾病筛查。
6. 糖尿病、高血压等控制:怀孕20周后
怀孕20周后,孕妇需进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控制,排除因此带来的孕妇和胎儿风险。
7. 血液凝固功能检查:怀孕22-24周
怀孕22-24周需要进行血液凝固功能检查,以预防孕妇妊娠期血栓症的发生。
8. 孕周鉴定:怀孕28周
怀孕28周进行孕周鉴定,准确确认孕周以便后续计划分娩方式。
9. 胎儿心脏监测:怀孕30周后
怀孕30周后需要进行胎儿心脏监测,早期发现心律不齐、胎动不足等情况。
10. 窒息试验:怀孕36周
怀孕36周进行窒息试验,检查胎儿在产程中的适应性。
以上就是孕期检查的流程和时间安排,希望孕妇能认真对待孕期检查,保证自己和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