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是人体支撑重心最低的部位,具有承受上肢和躯干重量的功能,也是连接下肢和躯干的桥梁。分离型骨盆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创伤,其中以耻骨联合分离最为常见。耻骨联合是骨盆的最前部和最下部的两个耻骨相互连接的部位,它是整个骨盆的一个重要支撑区域。
一、耻骨联合分离的定义
骨盆分离型骨折指髂骨、骶骨、坐骨、耻骨之间的骨折或脱离,耻骨联合分离是指耻骨和耻骨联合分离,伴有韧带损伤。耻骨联合是成人髋关节最前部的一个关节,它主要由两个相互连接的耻骨连成,耻骨联合分离是指两个耻骨之间的连结被破坏,导致髋关节的不稳定。
二、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受伤后突然疼痛,特别是在下肢外展或负重行走时疼痛更明显,伴有步态障碍、不能直立行走甚至站立。局部有明显触痛点,触痛点呈倒三角形分布。
2.影像学:正位和侧位X线片可以发现耻骨上下两端之间大于2.5cm的间隙,或者耻骨上下两端的对称性改变。在斜位X线片上,可见到耻骨下端后倾。
三、评估方法
1.评估疼痛程度:采用VAS评价标准,分值范围0-10。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严重的疼痛。
2.评估关节稳定性:采用AP位和斜位X线片观察耻骨联合间隙的变化,确定其稳定性。
3.评估髂腰肌功能:检测患者髂腰肌的活动情况。髂腰肌是维持骨盆平衡、保持身体稳定的肌肉之一,如果有损伤,会影响患者的步态和行走能力。
4.评估神经功能:检查下肢神经的功能,并观察有无神经损伤的表现。
四、治疗方案
1.病情稳定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局部呈位、应用冰敷,对于疼痛严重者采用镇痛药物。卧床休息1~2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2.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立即行手术治疗,恢复韧带的连结,稳定髋关节。手术后需严格遵守医嘱,注意骨盆支承功能的恢复训练,避免大幅度的直立行走和搬运重物。
五、注意事项
1.对于受伤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密切观察伤情演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以避免手术失败或复发。
3.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普及避免骨盆受伤的知识,降低骨盆分离型骨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