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孩子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孩子发烧是由于身体内部的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及时降温将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物理降温方法无需使用药物,对孩子的身体伤害更小。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用物理方法为孩子降温。
一、物理降温的概念
物理降温是指通过物理方式,采取一些特定的措施,将孩子体温调整到正常范围以内的过程。物理降温不会像药物降温一样对孩子身体造成副作用。
二、物理降温的方法
1.擦浴降温法
擦浴是通过擦洗孩子的身体,促进体表血管扩张和发汗,使体温降低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体温在38℃以上,不超过38.5℃的孩子。使用方法如下:
(1)将温水放入浴盆中,控制水温在32℃~35℃之间;
(2)将孩子全身暴露在空气中,快速用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全身皮肤,然后将毛巾拧干;
(3)用拧干的毛巾对孩子的躯干、四肢、背部、腋窝等处反复擦拭,直至孩子皮肤潮湿,然后用一块干毛巾轻轻擦干孩子身体。
2.水疗降温法
水疗是通过部分或全部浸入水中,达到身体降温效果的一种物理降温方法。例如,将孩子的手脚放在凉水中泡几分钟,可以有效的降低孩子的体温,缓解孩子的不适。使用方法如下:
(1)将凉水放入盆中,控制水温在22℃~25℃之间;
(2)将孩子的手脚放在水中泡,每次泡几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泡水。
3.物理降温贴
物理降温贴又称“退热贴”,是利用贴片中的冷凝剂,对孩子的发热部位进行降温的方法。使用方法如下:
(1)将降温贴放在孩子的发热处,如腋下、额头等位置;
(2)降温贴应该放置在孩子的非敏感区域,并且贴时一定要注意贴好,避免贴片脱落,将凉凝物泄露到孩子的眼睛或口腔中。
三、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1.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时需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促进孩子的降温;
2.在使用物理降温贴时,注意要贴在孩子的非敏感区域,并且不要让孩子将降温贴放入口腔等部位,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3.孩子的体温降低到38℃以下后,物理降温可以停止,同时应该及时就医,了解并处理病因,不要延误治疗。
四、总结
发热是孩子感染疾病时的常见症状,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时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造成孩子的身体伤害。在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时,还应该注意到达到生理降温的目的,不要过分追求“退烧”,以免引起孩子的身体不适。同时,在进行物理降温时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及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