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顶径是指从一个人头部中间最高点,即“双顶骨”高度到相对应的对侧“双顶骨”高度的距离。它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评估中常用的一项指标,可以反映出大脑的生长情况。下面介绍一下怎样正确测量双顶径。
1. 确认测量时间和环境
双顶径的测量应在宝宝比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最好选在喂奶、换尿布后。同时注意选择安静的环境,避免因噪音或干扰影响测量结果。
2. 仪器准备
双顶径的测量一般使用头环(松紧度适中),头环的两端各有一只测量卡尺,可以直接测量双顶骨两侧之间的距离。
3. 放置头环
将头环戴在宝宝头部,固定好头环各部位的位置,头环不要过紧或过松。
4. 使用卡尺测量
将两只卡尺各放在头环的一侧,分别固定在双顶骨高度的位置,注意卡尺的末端应与头环表面平齐。测量完后,再移至另一侧进行测量,两只卡尺的距离即为双顶径,可以记录在生长曲线图上。
双顶径正常值表
在进行双顶径测量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正常值的范围,才能更好地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下面是双顶径正常值表:
新生儿:33~38毫米
1个月:38~43毫米
2个月:40~46毫米
3个月:42~48毫米
4个月:43~49毫米
5个月:44~50毫米
6个月:45~51毫米
7个月:45~52毫米
8个月:45~52毫米
9个月:45~52毫米
10个月:45~52毫米
11个月:45~52毫米
12个月:45~52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值表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数值会因宝宝的体型、生长发育以及遗传因素等而有所差异。如果宝宝的双顶径不在正常范围内,应及时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