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薏米水的功效广为人知,常被人誉为排湿神器。但是有些人却喝了反而觉得身体更加潮湿,这是为什么呢?
一、红豆薏米水的正确喝法
1. 先将薏米清洗干净,浸泡半个小时,将红豆焯水后,同薏米一起放入砂锅中。
2. 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即可。
3. 最好将红豆薏米水放到晚上煮,第二天早上空腹喝,效果更佳。
二、误区一:忌在大热天喝
很多人认为在炎炎夏日里,喝红豆薏米水会腹泻,因此避免去喝。但是其实炎热的夏日里,人体最容易多汗出水,排泄湿气,这时候喝红豆薏米水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排出多余湿气。
三、误区二:加糖更好喝
有些人喝红豆薏米水会添加糖,以为这样会更好喝。但其实,红豆薏米水本身味道就不错,加糖只会增加热量,不但不能帮助消除湿气,反而会导致湿气更重。
四、误区三:随意摆放
有些人将煮好的红豆薏米水直接放在室温环境下,或者冰箱中随意保存。这样容易造成菌群繁殖,引起腹泻或肠胃不适。正确的做法是将红豆薏米水在煮好后放入密封的玻璃瓶中,开水消毒后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五、误区四:随便喝
很多人认为每天随便喝一杯红豆薏米水就可以去湿气了。但是,其实红豆薏米水最好是每周喝两次,每次不超过300毫升,这样才不会将湿气排得太过厉害,反而导致身体失水。
六、误区五:姨妈期间可以喝
一些女性在姨妈期间会选择喝红豆薏米水,认为可以排出多余的血液和湿气。但是,姨妈期间喝红豆薏米水会削弱身体的抵抗力,容易感染细菌,导致妇科疾病。
综上所述,喝红豆薏米水可以排湿祛湿,但是喝法不对反而会造成湿气更重。正确的喝法是每周喝两次,每次不超过300毫升,最好在晚上煮,第二天早上空腹喝。要避免一些误区,比如在姨妈期间喝,添加糖等。同时,要注意贮存方式,以免造成菌群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