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感冒咳嗽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需结合药物护理与家庭照护。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环境*、免疫力低下可能加重症状。有效方法*括保持空气湿润、适当用药、调整喂养方式。
1. 病毒感染是婴幼儿感冒咳嗽最常见原因。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通过飞沫传播,侵入上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患儿可能出现流涕、低热、干咳等症状,通常持续7-10天自愈。接触感染者后需立即洗手,避免共用毛巾餐具。
2. 环境干燥或寒冷会*呼吸道黏膜。冬季暖气房湿度低于40%时,易导致咽喉干燥引发呛咳。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室温保持在22-24℃为宜。避免烟雾、香水等*性气味,夜间可抬高床头30度减少鼻后滴漏。
3.药物缓解需严格遵医嘱。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禁用于2岁以下幼儿,祛痰药氨溴索口服液需按体重给药。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发热不适,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患儿。鼻塞严重时可用*理盐水滴鼻,每日不超过4次。
4. 喂养调整帮助恢复。母乳喂养者增加喂养频次,配方奶喂养可适当稀释。1岁以上幼儿可饮用温蜂蜜水(每次2-5ml),苹果汁补充水分。避免牛奶、柑橘类食物*咽喉。少量多次喂食,进食后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
5. 观察预警体征及时就医。出现呼吸频率>50次/分、锁骨上凹陷、口唇发绀需急诊处理。持续高热3天、咳嗽超过10天或伴呕吐时,需排查肺炎、哮喘等并发症。早产儿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更需密切监测。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每年感冒6-8次属正常现象。治疗重点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脱水,避免滥用抗*素。咳嗽是保护性反射,完全抑制可能增加肺部感染风险。症状轻微时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持续加重需儿科评估。日常注意接种流感疫苗,养育者感冒时需佩戴口罩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