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病毒性感染而非细菌性。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具有强传染性和季节性高发特点,预防需接种疫苗、做好呼吸道防护。
1. 甲流的病毒特性
甲型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根据表面蛋白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可分为多种亚型。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48小时内即可完成入侵过程。其变异速度快,每年流行毒株可能不同,这也是需要每年接种新疫苗的原因。病毒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数小时,低温条件下存活时间更长。
2. 与细菌性感染的区别特征
细菌性肺炎通常表现为渐进性发热,咳黄绿色脓痰,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而甲流起病急骤,多伴高热(39-40℃)、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干咳为主,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细菌感染对抗*素敏感,但甲流需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素治疗无效。混合感染时可能同时出现两种特征。
3. 诊断与治疗要点
临床诊断可采用咽拭子快速抗原检测,准确率约70%。确诊需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或培养。抗病毒药物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疗程5天,扎那米韦为吸入剂型,帕拉米韦可静脉给药。对症治疗*括布洛芬退热、右美沙芬镇咳。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联用阿莫西林等抗*素。
4. 预防关键措施
每年9-11月接种三价或四价流感疫苗,保护期6-8个月。流行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可降低感染风险。接触患者后预防性服用奥司他韦。居家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保持每天2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通风。
甲流作为病毒性传染病,早期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加强手卫*和免疫力提升,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病毒变异监测和疫苗研发是防控的长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