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高热惊厥通常指24小时内发作≥2次或单次发作持续>15分钟。判断标准主要*括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局灶性表现、发作后神经系统异常及年龄因素。
1、发作频率:
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是核心指标之一。单纯性高热惊厥通常为单次发作,若短时间内多次发作提示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持续存在,可能与血钠快速下降、遗传易感性或潜在神经系统病变有关。需完善脑电图排除癫痫。
2、持续时间:
单次发作超过15分钟属于复杂性表现。长时间抽搐可能导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增加后续癫痫风险。临床处理需及时静脉注射*终止发作,并监测血糖、电解质。
3、局灶性发作:
表现为单侧肢体抽搐或双眼凝视偏斜提示局灶性脑功能异常。此类患儿需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排除脑炎、脑血管畸形或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4、发作后异常:
惊厥停止后出现持续>1小时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或言语障碍属于复杂性特征。这类情况需考虑热性惊厥附加症或Dravet综合征等遗传性癫痫可能。
5、年龄因素:
6个月以下或5岁以上儿童首次出现高热惊厥更倾向复杂性。低龄患儿可能与脑发育不成熟相关,大龄儿童需警惕代谢性疾病或免疫性脑炎。
对于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建议记录每次发作的体温、持续时间及表现形式,避免过度*裹导致体温骤升。发作时可侧卧防止误吸,清洁口腔分泌物。恢复期保证充足睡眠,补充含锌、镁的食物如南瓜籽、深绿色蔬菜。定期随访脑电图,接种疫苗前咨询医*,避免使用诱发惊厥的药物如氨酚烷胺类感冒药。体温超过38℃时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但需注意退热速度不宜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