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是鲤科鲤属鱼类的统称,常单独或成小群的*活在平静且水草丛*的池塘、湖泊、河流等水体的底层,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食物环境等都会影响鲤鱼的活动区域,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鲤鱼能长多大吧!
一、个体大小
鲤鱼是常见的大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在5~20斤左右,最大个体可达200斤以上,目前捕获大的鲤鱼最大记录是226斤,但能长到百斤以上的鲤鱼只是个例,事实上鲤鱼的个体普遍都在20斤以内,极少能看到20斤以上的鲤鱼。
二、*长速度
鲤鱼的*长速度非常快,在5龄前每年能长2~4斤,5龄后虽然仍会继续*长,但*长速度会慢得多,同时*存环境也会影响鲤鱼的*长速度,例如人工养殖时鲤鱼一年能长3~4斤,而自然情况下鲤鱼一年可能只能长1~2斤。
三、寿命论述
鲤鱼的寿命很长,在自然条件下可达100多年,人工养殖条件下鲤鱼也能活40年以上,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鲤鱼的鳞片上有像树一样的“年轮”,疏的圈是夏天长成的,密的圈是冬天长成的,只要数一下就知道鲤鱼活了多久。
四、*活习性
1、杂食性:鲤鱼是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其中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水*植物的根茎、枝叶、嫩芽、果实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有浮游动物、虾类、螺类、水*昆虫、鱼卵等。
2、底栖性:鲤鱼是底栖性鱼类,常单独或成小群的*活在平静且水草丛*的池塘、湖泊、河流等水体底层,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食物环境等都会改变鲤鱼的活动区域。
3、变温性:鲤鱼是变温性鱼类,无须消耗能量维持恒定体温,摄食总量不大,但少吃勤食,最适*存温度21~27℃,摄食临界温度5~30℃,水温5~30℃都能保持一定的摄食积极性。
鲤鱼是鲤科鲤属淡水鱼类的统称,原产于亚种,后引进欧洲、非洲、北美洲等地,广泛分布于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中,尤其喜欢在水草丰茂且富含腐殖质的水体底层活动,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鲤鱼多大可以产卵繁殖吧!
一、发育周期
鲤鱼多大可以产卵繁殖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其中性成熟晚的鲤鱼要2冬龄才产卵,而性成熟早的鲤鱼只需1冬龄就能产卵,一般情况下只要年龄在1冬龄以上且体重在1千克以上就能开始产卵,事实上发育周期短也是鲤鱼分布广、数量多最主要的原因。
二、产卵时间
鲤鱼在每年2~4月份分批次产卵,具体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而不同,例如气温回升快的南方地区鲤鱼在2月份便可开始产卵,而气温回升慢的北方地区则要延迟到3~4月份才开始产卵,其中产卵的最佳温度约25℃,产卵的最佳水流速度1~1.5米/秒。
三、产卵过程
鲤鱼是典型的卵*鱼类,卵有一定的黏性并在体外完成受精,性成熟的雌鱼一般多在早晨4~10时产卵,产卵时雌鱼先将卵产在水草和水中的石头、枯枝等附着物上,然后雄鱼再将*排在鱼卵上完成受精,受精卵在20~25℃时4~6天可孵化出小鱼。
四、产卵数量
鲤鱼的产卵量一般在10~80万粒,但具体产卵量因个体、年龄等不同而不同,从体重上看一条4斤雌性鲤鱼的产卵量约30~40万粒,而一条6斤雌性鲤鱼的产卵量可达50~60万粒,从年龄上看5龄雌性鲤鱼的产卵量要比4龄雌性鲤鱼的产卵量高30%左右。
综上所述,鲤鱼的发育周期特别短,其中性成熟晚的要2冬龄产卵,而性成熟早1冬龄就能产卵,产卵期一般都集中在2~4月,雌鱼最大产卵量可达80万粒,卵在体外受精后4~6天可孵化出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