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炎均属于风湿热的后遗症,前者以心脏瓣膜永久性损害为特征,后者为风湿热急性期的心脏炎症反应。主要病因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相关,典型表现包括心悸、胸闷、关节疼痛及发热,需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
1、病因差异
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的慢性瓣膜病变,常见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炎则是风湿热急性期的全心炎症,可累及心包、心肌和心内膜。两者均与链球菌感染后的异常免疫反应有关,但病理进程不同。
2、临床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咯血、心房颤动等慢性心功能不全症状。风湿性心脏炎急性期会出现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儿童可能表现为舞蹈症。两者均可伴随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风湿热特征。
3、诊断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依赖超声心动图显示瓣膜增厚、钙化等结构性改变。风湿性心脏炎诊断需结合Jones标准,包括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阳性。心脏MRI对心肌炎症的评估更具优势。
4、治疗原则
风湿性心脏病晚期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早期可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控制心衰。风湿性心脏炎急性期需卧床,使用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清除链球菌,阿司匹林肠溶片缓解炎症。两者均需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预后管理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终身监测瓣膜功能,避免妊娠等心脏负荷加重情况。风湿性心脏炎及时治疗多可痊愈,但复发可能导致心脏瓣膜损害。建议每月肌注青霉素G预防复发,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链球菌再感染。
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静息状态+20次/分以内。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