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不适和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药物、补充电解质、保持休息等方式缓解。胃部不适和呕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食物中毒、妊娠反应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胃部不适和呕吐时需暂停进食4-6小时,待症状减轻后尝试少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之后可进食米汤、藕粉、苏打饼干等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高糖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香蕉、苹果等水果可补充钾离子。
2、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的热水袋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放松胃肠平滑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感觉异常者需谨慎使用。
3、服用药物
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并保护胃黏膜,多潘立酮片能促进胃排空,盐酸小檗碱片对细菌性胃肠炎有效。妊娠期呕吐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6片,严重呕吐需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补充电解质
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散兑水饮用,每包冲调250毫升温开水,分次服用。自制糖盐水可暂时替代,按500毫升水加1.75克食盐和10克白糖配制。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5、保持休息
呕吐后需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避免立即平躺。保持环境安静通风,减少移动和体位变化。情绪紧张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深呼吸放松。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
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空腹饮酒。长期反复胃部不适需进行胃镜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等器质性疾病。呕吐物带血或呈咖啡渣样、持续24小时未缓解、伴有高热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适量饮用山药粥、南瓜羹等养胃食物,逐步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