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迫性尿失禁可能由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疾病、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行为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1、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急迫性尿失禁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无法控制的漏尿。膀胱肌肉异常收缩导致尿液不受控制地排出。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症状。膀胱训练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改善膀胱控制能力。
2、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会刺激膀胱黏膜,引起尿急尿痛和急迫性尿失禁。细菌感染导致膀胱敏感性增加,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治疗。保持会阴清洁和适量饮水有助于预防感染复发。
3、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膀胱控制中枢,导致急迫性尿失禁。神经信号传导异常使膀胱收缩不受大脑控制。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间歇导尿和定时排尿训练有助于管理症状。
4、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移动时会刺激膀胱壁,引发突发性尿急和尿失禁。结石摩擦膀胱黏膜产生刺激信号。患者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膀胱镜取石术去除结石。术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预防复发。增加饮水量和低盐饮食有助于减少结石形成。
5、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会导致膀胱代偿性收缩增强,引起急迫性尿失禁。排尿阻力增加使膀胱肌肉过度活跃。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有助于减轻症状。
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应记录排尿日记,监测每日排尿次数和尿失禁情况。保持适度运动,避免提重物和剧烈活动增加腹压。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睡前限制饮水量。穿着吸水性好的护垫,及时更换保持会阴干燥。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发热血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