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中医辅助治疗和隔离防护措施。1、抗结核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肺结核的核心治疗手段,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原则。常用一线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和链霉素注射液。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质合成、干扰细胞壁合成等机制发挥作用。治疗通常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全程治疗需要6-9个月。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视力和听力等指标。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合并大咯血或肺毁损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常见术式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和空洞清除术。手术可切除病灶组织,减少结核菌负荷,但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前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术后要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情况和呼吸功能恢复。
3、营养支持治疗
肺结核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要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方案。每日应保证90-100克优质蛋白摄入,可选用鸡蛋、牛奶、瘦肉等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修复受损肺组织。对于食欲不振患者,可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4、中医辅助治疗
中医将肺结核归为肺痨范畴,治疗以滋阴润肺、益气健脾为主。常用方剂包括百合固金汤、月华丸和保真汤,可改善咳嗽、盗汗等症状。中成药如抗痨胶囊、肺泰胶囊等具有辅助抑菌作用。针灸选取肺俞、膏肓等穴位,能调节免疫功能。中医治疗需与抗结核药物配合使用,不能替代规范化疗。
5、隔离防护措施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实施呼吸道隔离,佩戴口罩并单独居住。病房应保持通风良好,每日紫外线消毒。痰液要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接触物品需高温灭菌。隔离期一般持续2-4周,直至痰菌转阴。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儿童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异烟肼片3个月。
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山药、银耳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定期复查胸部X线片和痰涂片,监测治疗效果。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家属应给予充分心理支持。注意气候变化,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限酒,这些措施都有助于疾病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