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当新生儿的肝脏尚未完全成熟时,就有可能发生黄疸。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处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一、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两三天内突然出现的轻度黄疸。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完善,无法快速处理体内的胆红素。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长或黄疸加重,并且合并其他异常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二、如何处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观察法
针对生理性黄疸,通常采取观察法。定期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确保不超过治疗指征值。同时,保持足够的喂养量,有助于新生儿身体康复。
2.药物治疗
对于高于治疗指征值的新生儿黄疸,医生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比如,可以使用光疗、草酸钙等药物,帮助新生儿迅速排除体内的胆红素。
3.血交换治疗
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新生儿黄疸严重,存在生命危险时,则需要进行血交换治疗。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新生儿快速排出体内过多的胆红素,是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措施
新生儿黄疸除了需要及时治疗外,还可以通过以下预防措施进行预防。
1.增加喂养次数
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的喂养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喂养的次数过少或过少,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不会得到充分的锻炼,无法有效排出体内的胆红素。所以,要提高喂养次数,确保新生儿的充分喂养。
2.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光线不足会令黄疸恶化,所以在家中,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
3.加强新生儿的活动量
新生儿肠蠕动速度慢,排便也较困难。因此,在保证充分的喂养之外,加强新生儿的运动量也是非常必要。
小结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对于早产儿,更加需要引起重视。家长在平时要密切关注和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了解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及时就医,并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发生黄疸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