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自我保护反应,但如果不正确处理会给身体带来更多的伤害。那么,在发烧的时候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一、正确的测量体温
测量体温是判断身体是否发烧的关键步骤。如果不正确地测量体温,就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而产生误区。正确的测量方法应使用电子计或家用水银温度计,且温度计要在使用前洗手消毒,并且放在体温计下舌根或腋下20至30秒计算体温,这样才能准确地掌握自己的体温。
二、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
在发热期间,身体的代谢速度加快,需求更多的水和能量。此时病人不宜有过度的运动和劳累,以及心理上的过度紧张和压力,应尽量保持心情愉快和放松,这有利于康复。同时,加强饮水量,经常饮用适量温开水、少量果汁、淡盐水等无刺激性饮料,以防止脱水。
三、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可以通过散热或导热使身体的温度下降,改善身体的状态。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轻度发烧,发热温度超过38.5℃的患者需要先到医院就诊。物理降温措施包括:
1、毛巾湿敷:将水温约为30℃的毛巾浸泡在水中捞出后拧干,然后将毛巾敷在颈部、头部、腋下、大腿根部等散热的区域,可有效降温,但要注意毛巾及时更换和洗手消毒。
2、温水浴:用37℃左右的水浸泡全身10-15分钟左右,也可起到降温的作用。
3、饱和盐水浸泡:可用低于37℃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来进行降温,不过这种方法要注意浸泡时间不超过20分钟,并且浸泡的时候不能让水温降得太快或太低。
四、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针对发热有症状的人群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应对低热、中热、高热的急性发热的常规手段。种类有止痛镇痛药、退烧药、降温药等。但是,使用药物的时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不可自行使用药物以降低体温。
五、去医院就诊
对于身体健康状况较为严重的发热患者,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误诊、误治等不良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掌握发烧处理的正确方法或治疗方式,并及时就医治疗,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