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宝宝常见的一种症状,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那么就可能是母乳性腹泻。如何调理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母乳性腹泻
母乳喂养在宝宝生长发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有些母亲反映说宝宝吃母乳后有些腹泻,这可能是由于母亲进食的某些食物导致母乳中所含成分不能被宝宝充分消化吸收。
二、如何判断母乳性腹泻
1.便便性状:呈现绿色水样稀便,小便次数增多。
2.没有发烧、呕吐等症状。
3.宝宝表现得还是状态较好,精神比较饱满。
三、调理母乳性腹泻
1.调整母亲的饮食:母亲可采取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尤其是葱、蒜等具有气味强烈的食物,建议忌口。
2.每次哺乳数量:宝宝每次喂奶要注意掌握好数量,避免过量或过少,母乳的流量量要适中。
3.增加辅食:4至6个月大的宝宝逐渐需要增加辅食,可以增加一些蒸熟软烂的米、面、粥等食物。
4.按摩调理:可以采用按压肚脐、加强爬行、适量运动等方法来促进排气、顺畅排便、缓解宝宝不适等。
四、需要注意的事项
1.夏季宝宝易出汗,建议多洗澡,勤换衣服和尿布。
2.避免太热的天气或室内温度过高,应保持室内通风。
3.避免过度摇动宝宝或过度按摩腹部,防止宝宝过度疲劳。
母乳性腹泻相对其他疾病来说是比较轻微的,但是还是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合理科学的调理会对宝宝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还是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