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手父母,当宝宝出现吐奶现象时,往往会感到惊慌与无助。小宝宝吐奶,除了食物残留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外,我们不必过于惊慌,因为这是宝宝生长发育的正常过程。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小宝宝常吐奶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吧。
一、吃奶过快
1.1 原因:
有些宝宝吃奶特别快,很热闹地开始吃,不一会儿就吃太多了,吃到溢出来就吐了。
1.2 预防措施:
让宝宝进食时处于舒适状态,不要让他过度饥饿或沮丧,这会让他变得焦躁和无耐心。让婴儿在喂奶时呈半坐半躺状态,背部要被支撑,保持头颈和身体处于相同的水平线上。如果宝宝吃奶太快,可以减缓哺乳速度,比如调整乳瓶的孔径大小。
二、食管括约肌未发育完全
2.1 原因:
婴儿出生前七个月里,食管括约肌可能并未完全发育完毕,造成部分奶水流回食管而反刍出来。
2.2 预防措施:
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妈妈只需耐心地处理即可。建议喂完奶后再次竖抱,帮助宝宝打嗝,避免管道胀气而腹胀疼痛导致更多的反胃。
三、过度进食
3.1 原因:
随着宝宝成长,食量也随之增多,如果宝宝吃多了,肚子撑大,不断扩张,就容易造成物理性质的胃排空反应, 排空胃内容物,导致吐出。
3.2 预防措施:
减少喂奶的次数,每次进食量要适中,不要太多,应该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来确定合适的进食量。当宝宝吐奶时,不能立即给宝宝喂奶,应让宝宝先休息一段时间再喂奶。
四、过度兴奋
4.1 原因:
宝宝有时候会因为兴奋、游戏、狂奔、跌跤、恶作剧等等,导致心率快速升高,胃肠道对婴儿的感觉非常灵敏, 强烈刺激的紧张感会引起反胃反应。
4.2 预防措施:
让宝宝保持平静、放松的状态,不要让宝宝做过于剧烈的活动,避免吃过饱和刺激性食物等。
五、胃酸逆流
5.1 原因:
胃酸逆流是食物被消化后,胃酸和胆汁倒流到食管中。当宝宝胃酸过多或嗳气时,会对食管粘膜和喉部黏膜等造成刺激,导致宝宝反胃。
5.2 预防措施:
避免给宝宝吃刺激性食物,多喝温开水,给宝宝喂饭后放置一段时间,避免激动、紧张等情绪的强化。
六、疾病
6.1 原因:
如果宝宝长时间吐奶,而且不时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则很有可能是被感染了或者有其他疾病,如呼吸道病毒感染、胃肠道炎症、过敏性反应等。
6.2 预防措施:
根据症状轻重采用适当治疗方法,包括吸痰器、消炎、药物、抗生素等来治疗。
结语:
小宝宝常吐奶,除了生理上的原因外,也有很多行为因素促进了他们吐出食物。当宝宝吐得高兴的时候,不要逼着他,让宝宝轻松自然的进食。大多数婴儿在3个月之内会逐渐停止呕吐行为,家长们需要耐心等待,同时也可以根据上述方法进行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