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期,产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各个方面保障母婴健康。那么孕妇产前检查有哪些项目,每个检查项目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 孕初期(妊娠6-12周)
1.取食史与生活方式史;
2.测定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体征;
3.详细询问既往、家族病史;
4.进行验血检查:血型、乙肝、丙肝、梅毒、HIV感染等;
5.进行尿检和染色体干扰素 (KT)检查;
6.进行B超检查:胎儿和子宫的大小、检查孕囊、胎儿心跳等。
二、孕中期 (妊娠13-28周)
1.进行口服糖筛查,筛查糖尿病;
2.进行羊膜腔穿刺(或绒毛采血)检查;
3.根据需要继续做B超检查。
三、孕后期 (妊娠29-40周)
1. 检查血压、心率、宫高、胎方位、胎心率等;
2. 判断羊水指数,了解胎儿宫内生长状况;
3. 定期检查尿蛋白,了解孕妇的肾脏功能;
4. 根据需要进行胎心记录,观察胎心的变化。
总而言之,孕妇产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女性在怀孕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同时也为后期的产前准备做好了必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