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宝宝的最佳食品,但有些母婴可能会遭遇母乳性腹泻,调查显示,母乳性腹泻是造成婴幼儿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将从腹泻的定义和表现、母乳性腹泻的定义及原因、母乳性腹泻的症状、防治方法等方面为大家深入探讨。
一、腹泻的定义和表现
腹泻,是指一天排便大于3次或每100g粪便内含水量超过60%。婴幼儿在1个月以上便秘和腹泻都是积极处理的重要问题,否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腹泻除了粪便次数增多外,还可以表现为粪质水样、量增而质变、夹杂异物、有泡沫、泄泻后放屁等。
二、母乳性腹泻的定义及原因
母乳性腹泻是宝宝吃奶时产生的,与母亲的饮食有关。奶中含有的某些物质难以被母亲吸收,通过奶水传递给婴儿,刺激肠道活动,破坏肠黏膜,甚至感染。母乳性腹泻通常是由于母亲的饮食问题引起的,例如大量进食生冷食品,含牛肉、羊肉、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品,以及过度喝酒等。
三、母乳性腹泻的症状
母乳性腹泻的表现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草绿色粪便:这是由于奶中含有的叶绿素所导致的。
2.水样便和次数增多
3.排便不完全,夹杂黏液或泡沫
4.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不安或易烦躁
5.肛门周围皮肤湿疹、红肿或皮疹等
四、防治方法
首先,母亲需要合理饮食,均衡摄入五类营养素,少食生冷刺激性彩色食品。
然后,宝宝可进食一些调理腹泻的食品,比如:蒸熟的苹果、煮稀饭加点盐、梨汁、糯米粥等。
为了防止宝宝腹泻,妈妈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母亲每次喂奶前应洗手并洗乳头;
2.喂够有充分的时间,尽量避免不正常的喂养方法;
3.给宝宝喂奶时,让宝宝尽量吞咽得慢和多唾液,及时咳嗽排泄;
4.每天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次数,注意排便情况及异常。
以上就是针对母乳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非常实用。如果宝宝还是经常腹泻,妈妈们可立即就医,请医生指导治疗,不要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