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主要看转氨酶(ALT、AST)、胆红素(直接/间接)、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五项核心指标,用于评估肝脏代谢、合成及损伤情况。异常指标可能提示肝炎、肝硬化或胆道疾病,需结合临床进一步诊断。
1. 转氨酶(ALT、AST)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AST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急性肝炎时ALT显著升高,AST/ALT比值>1可能提示肝硬化或酒精性肝病。轻度升高可能与脂肪肝、药物损伤有关,需排查乙肝病毒、饮酒史或药物使用史。
2. 胆红素(直接/间接)
总胆红素包含直接(结合型)和间接(非结合型)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管梗阻(如胆结石、胰头癌),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需警惕胆红素脑病风险,成年人出现皮肤黄染伴尿色加深应立即就医。
3. 白蛋白与球蛋白
白蛋白由肝脏合成,低于30g/L可能提示慢性肝病或营养不良。球蛋白升高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白球比值倒置(<1.0)是肝硬化的特征之一。长期低白蛋白血症患者需补充优质蛋白(鸡蛋、鱼肉、乳清蛋白),每日摄入量不低于1.2g/kg体重。
4. 碱性磷酸酶(ALP)与GGT
ALP升高见于胆汁淤积(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或骨骼疾病,GGT对酒精性肝病特异性较高。两者同时升高需行腹部超声排除胆管扩张。戒酒4周后GGT可下降50%,长期饮酒者建议补充B族维生素。
5. 检查注意事项
空腹8-12小时采血,避免剧烈运动干扰转氨酶结果。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抗结核药物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携带者每6个月需复查ALT、AFP和肝脏超声。肝功能异常需结合影像学和病毒学检查明确病因。ALT超过正常值3倍或出现腹水、意识障碍等表现必须立即就医。日常养护应避免霉变食物,控制体重在BMI<24,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以上(如快走、游泳)。肝脏作为沉默器官,定期筛查是预防重症肝病的关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