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出血状况的分类
在分娩后的最初6周内恶露是产妇体内剩余的羊膜、胎盘等分解物和阴道组织雌激素影响下造成子宫内膜的脱落,其颜色和量都有特点,一般从鲜红色转为棕色到黄白色到臭白色,量也逐渐减少。如果产后恶露干净了,突然又有鲜红色的出血,可能需要引起注意,如果还有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可能是因为并发症导致。
1.产褥热
产褥热是在分娩后7天到第3周内发病,由于羊膜、胎盘分娩后死组织分解而释放的毒素,通过黏膜吸收,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得体温升高,大多在39度以上,严重者还会有意识障碍、体位不稳、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
2.子宫收缩不良
分娩后子宫需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个过程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如果因为宫缩功能不足,导致恶露排不干净,堆积在子宫内,就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3.剖腹产
剖腹产因为没有经过产道挤压,会导致子宫内膜较厚,需要更长时间收缩,所以也会出现产后出血情况。
4.子宫内膜异位症
有些情况下,子宫内膜并没有全部排出,存在于其他地方,例如输卵管、卵巢等部位,这种情况被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类似月经般的出血。
5.阴道和外阴损伤
分娩过程中,阴道和外阴很容易受到损伤,如果修复不及时或者不彻底,都会导致出血情况发生。
Tips:产妇最初2天的恶露是比较多的,而后每天都会慢慢减少,正常恶露每日70ml左右,超过100ml就需要注意。如果突然出现了大出血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平时也要注意,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生理期间,避免性行为和泡澡等危险行为,避免子宫受到损伤。